
天津理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1年的暑假,我的母校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为我们准大三生提供了在中国知名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通过紧张的面试准备和层层考核,我赢得了天津理工大学面试老师的青睐。在天理工交换学习的一年里,我受益良多。
可能在家里网课太久,踏入天津理工大学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是久违的新鲜感和青春气息。天津理工大学的学习氛围浓厚,由于是线下授课+母语教学,我很快适应了国内的教学环境并跟上了教学节奏。十分幸运的是,一位能力极佳又富有责任心的导师接受了我的自荐,同意带我工作学习。随之而来的是我的第一次组会、第一份文献报告、第一份数据分析等,导师不断挖掘我的优势和长处,帮助我思考自身价值,并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他的指引下,我找到了未来的奋斗方向。

创新创业团队合影(右二陈怡静)
此外令人开心的是我加入了一个由三名天理工本校生组成的创新创业小队,我们彼此尊重,保持独立思考,在合作中紧密联系,在沟通中我们分享观点,整合意见。一年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天理杯”、“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一同经历了校赛、复赛和市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虽然大三这一年都在国内高校学习,但母校伊工大的活动我也没有落下,我参加了“Current Trends i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同时加入了the CERGE-EI Foundation的线上直播课,并顺利结课取得了证书。这种国内外兼修的学习方式充实了我的知识面,开拓了我的眼界,更丰富了我的阅历。
CERGE-EI Foundation培训课结业证明
我时常感慨这几年的疫情让我们这届学生与正常的大学生活脱节太久,于是我将自己在国内高校的体验感拉满,春时赏花,夏时乘凉,秋时行知,冬时看雪。我曾骑着车穿过半个校园去上课,在图书馆复习期末,傍晚时分和室友逛遍校园的每个角落,环明理湖拍照、看日落、喂蚊子,晚上围坐在操场听歌打牌撸串喝啤酒,在520见证情侣的浪漫告白,在期末的跳蚤市场采买,在初雪时拿着手机记录,在凌晨三点进行核酸大筛等等。2021年9月-2022年5月,是真情实感的一段时间,我的青春在这段时间里充分绽放,虽然中间也有过小小的不快,结束得也很匆忙,但我享受并拥抱过程。最后,感谢母校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我参与交换学习,感谢天理工的包容接纳了不完美的我,感谢父母的支持和理解。行文至此,希望看到文章的每个人,都有光明灿烂的未来!
国家研究型大学-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是俄罗斯29所国家研究型大学之一,俄罗斯高校榜29位,2019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301位。作为“一带一路”国家面向中国自主招生高校,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旨在培养有社会竞争力,集中、英、俄三语及专业技能于一身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在中国“一带一路”方针政策的趋势下,面向国际,培养综合性人才,让毕业生在未来具备更高的社会竞争力。2019年,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业创新大赛选择了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为在俄唯一合作伙伴。